生命信息监测与生命支持、医学影像、体外诊断、心脑血管植介入……在深圳,这些医疗技术领域的尖端科技正蓬勃发展,见证着深圳的“硬核”创新实力。
深圳依托先进制造基础、“深圳制造”的良好品质、不断完善的产业链创新链以及强大的市场反应能力,吸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,“国字号”重大创新载体和集群重点项目相继落地,成为大湾区医疗器械产业“新引擎”。
深圳医疗器械行业一马当先
以迈瑞为代表的深圳医疗器械企业,在全球市场与国际一线医疗器械企业同台竞技,唱响深圳“好声音”。
“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在全国处在龙头地位,在全球也是十分重要的产业聚集地。”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蔡翘梧表示,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深圳从来料加工起步,工业制造能力稳步提升,逐渐建立起深厚的电子产业,加之机电一体化产业发达且聚集程度非常高,这些都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深圳医疗器械企业超1300家,产业生产总值超800亿元,从2010-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2.7%,增速超过全国一倍以上。
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在全国一马当先。从产值规模来说,深圳医疗器械产值约占全国的8%-10%,出口占比超过13%,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;规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聚集全国领先,亿元以上企业数居各城市之首,单个企业平均产值超过6000万元,保持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;上市企业市值占全国近三分之一,体量全国居首。
“深圳造”高端装备广受认可
“深圳的医疗器械在全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,影响力越来越广泛。目前,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存在高端、自主、外向等特点。”蔡翘梧说。
深圳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比重不断增加。以呼吸机为例,在医疗器械设备中,呼吸机生产技术壁垒高,设计技术领域广,是高端医疗器械中较为关键的一种设备。
“深圳呼吸机制造能力全国领先。”蔡翘梧表示,深圳呼吸机生产企业代表了国产最高水平。目前,迈瑞、科曼、普博、安保等公司的呼吸机已经在呼吸机国产替代上取得突破,市场占有率领先全国。其中,迈瑞的医用呼吸机2020年获FDA紧急使用授权认证,得到在美国销售无创呼吸机的准入资格。
蔡翘梧表示,深圳医疗器械产业不仅聚集度最高,从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来看,也在国内领先。
数据显示,2020年深圳医疗器械发明专利申请3725件,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505件,发明授权713件。至2020年底,深圳参与制定医疗器械国际标准共17个,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8个,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全国领先。
深圳已有一批自主品牌的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迈瑞、开立的高端彩超产品系列打破进口垄断;新产业超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单机测速全球领跑;科曼高端麻醉全球领先气动电控技术,实现产品快速检测并达到精准检测结果。此外,还有理邦、麦科田、安健、圣诺等一批深圳企业凭借自主创新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,擦亮“深圳制造”医疗器械的金字招牌。
深圳医疗器械产业于危机中育新机,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。据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数据,2020年深圳医疗器械出口金额386.87亿元,增长132.4%,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。
大湾区医疗器械产业创新“引擎”
一直以来,深圳医疗器械领域一直走在国内创新前沿。
今年1月,《深圳市科技创新“十四五”规划》出台,在未来5年科技创新布局中,特别提到“聚焦高端医疗器械”,这是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大势,也给了行业极大的信心。
深圳着重发展高端装备和医疗器械先进制造领域,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地深圳,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入选国家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,越来越多的“国字号”创新载体和集群在深圳落子和布局,拥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医疗器械国家级创新载体19个,基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,推动高端装备比重逐步提升。随着核心关键技术不断突破,产业链自主化程度不断提升,深圳医疗器械不断向高端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