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说,灭菌过程是其质量管理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,灭菌控制水平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安全。因此,对于这些企业来说,掌握相关灭菌方法及对应知识是极有必要的。
而说到灭菌方法,就不得不提环氧乙烷(EO)灭菌,此前我们给大家带来过一期直播课程→EO灭菌详解,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视频号查看回放。由于EO杀灭微生物是利用烷基化原理,对物品损坏非常小,而且其穿透力很强,可以穿透微孔,达到产品内部相应的深度,从而大大提高灭菌效果,也正因如此,EO灭菌被广泛应用在医疗器械灭菌过程中。
假如产品最终提供的形式是无菌器械,一个良好的产品策划,应该在立项的开始就考虑灭菌方式以及灭菌方式对产品的性能、结构、材质等诸多方面的要求。那么具体要考虑哪些方面呢?
要考虑的重点是材质跟环氧乙烷气体是否发生反应。一般来说,辅料类产品(如棉纱制品、无纺布制品)、塑料产品(如各种管路、导管、输注产品)以及金属产品(如吻合器、骨科产品、心血管产品等)均适合于环氧乙烷灭菌。但有些产品经过环氧乙烷处理后存在发生变色等负面影响。也有一些器械带液体,这些可能不适合于环氧乙烷灭菌。
另外要考虑材质的特殊要求,各种涂层(如心脏支架药物涂层、骨科器械的生物活性涂层等),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产品(如有的产品对温度有要求,如硅胶垫高温变形),在设计开发之初就应该考虑是否适合环氧乙烷灭菌并予以验证。对粉末状产品,要考虑灭菌过程中的加湿以及抽负压造成的影响等。这样,从研发策划一开始就全面考虑产品的最终灭菌形式,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研发和注册过程中的周折。
有些医疗器械产品带有腔体结构(如球囊),还有产品有非常长的管道(如各种导丝的保护盘管)。因为气体通路和扩散难易的问题,这些特殊结构都会对灭菌过程形成挑战。值得注意的是,普通输注产品等有护帽、三通阀的情况下,有时候成品出厂的产品状态规定了产品内部通路的通断,由此影响产品的气体通过可行性。因此尽量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产品的交付状态,应该是尽量使产品腔体保持开放。
并不是所有的包装方式都适合于环氧乙烷灭菌。对于某些不能以EO气体“呼吸”方式进出初包装的产品包装,应当慎重考虑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可行性。这方面的要求可以在EN 868和ISO 11607等相关的包装系列标准中查找。
还有一种特殊的状态需要特别加以注意:产品在出厂时是以非无菌状态提供,但是在产品说明书中推荐了灭菌的参数,由使用单位在使用前进行灭菌。这种情况下,企业在提交注册材料时应该同时提交推荐的灭菌参数的确认报告。
总而言之,企业应该在产品研发之初就认真策划以上方面,保证产品的注册生产顺利进行。
医疗器械注册咨询认准金飞鹰 深圳:0755-86194173 广州:020 - 82177679 湖南:0731-22881823 四川:028 - 68214295